Back to news
16 May 2023 | Media Advisory

特强气旋风暴“摩卡” 将在数小时后毁灭性登陆缅甸和孟加拉

0 mins Read

70% Complete
Photo: Bangladesh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Read in english

 

特强气旋风暴“摩卡”距孟加拉和缅甸海岸登陆还有数小时的路程。对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 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以及 缅甸若开邦 (Rakhine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的潜在影响尤其令人担忧,在那里估计有 600 万人急需人道主义援助。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一直与其成员国的气象机构密切合作,利用成员国在开发与应用先进的天气分析、季节预报,以及气候预测工具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这些协作努力,该中心一直在开发及部署相应的工具和服务,旨在增强当地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抵御能力。

根据印度气象局 (IMD) 的最新报告,气旋风暴“摩卡”预计将穿越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扎尔和缅甸的皎漂之间的若开邦海岸,靠近实兑港。预计在今天中午前后,将以极强气旋风暴的形式袭击当地,然后预计将以极强气旋风暴的形式向东北偏北移动到缅甸的钦邦、马圭、实皆地区和克钦邦。

过去几十年建立的预警系统和气旋防备计划正在支持数百万的弱势人群进行大规模的疏散,并帮助该地区的援助机构做好应对灾难的准备。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高级水资源专家 曼迪拉·辛格·什雷斯塔 (Mandira Singh Shrestha) 博士表示深切关注,并指出:“我们地区成员国中最脆弱的社区可能首当其冲地受到“摩卡”风暴的影响。”

根据印度气象局的情况介绍,预计气旋风暴“摩卡” 持续风速将达到180-190 公里/小时,阵风将达到 210 公里/小时,勉强达到 5 级风暴的门槛。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登陆区附近的地区要为“灾难性大风、极端巨浪和降雨,淡水洪水威胁” 做好准备。

预计该风暴的影响包括高出普通潮位3-3.5米的风暴潮,可能会淹没缅甸北部和孟加拉东南部沿海的低洼地区,并伴有高达7米的巨浪。气旋风眼长 35 公里,将在 40 公里半径内产生极其严重的破坏性影响。

除了造成直接威胁,该风暴预计会为整个地区持续带来强降雨,印度东北部和中国西藏自治区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的风险将增加。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 (UNOCHA) 严重关切该风暴对脆弱社区和流离失所社区的潜在影响,包括居住在若开邦,处于低洼地带的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的 232,100 人。

虽然气候变化与飓风、风暴和气旋的频率间的直接联系仍不确定,但全球变暖导致这类天气事件的加剧被广泛认可。海面温度变暖则提供更多的能量。

去年,孟加拉气象局 (BMD) 正式推出了重大天气影响评估工具包 (High-Impact Weather Assessment Toolkit,简称HIWAT)。 该工具包是由 美国宇航局(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开发的定制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型,可以提前54小时预报降雨、冰雹、温度甚至闪电等各种天气参数。

孟加拉气象局 专业人员已接受相关培训,以独立操作和使用 HIWAT 来模拟极端天气灾害、发布预报,以及有效管理天气系统。

该工具目前已覆盖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地区。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 服务新都库什-喜马拉雅计划(SERVIR-HKH initiative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合作,进一步为该地区定制了工具,并为尼泊尔的 HIWAT-尼泊尔、孟加拉的HIWAT-孟加拉国,和不丹的 HIWAT-不丹开发了专门的国家级可视化系统。


For more information

Neraz Tuladhar

Media@icimod.org

Stay current

Stay up to date on what’s happening around the HKH with our most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find out how you can help by subscribing to our mailing list.

Sign Up
22 Mar 2025 Press releases
Urgent action needed on black carbon: a key driver of glacier melt and monsoon disruption

Figure 1 | Regional contribution to black carbon emissions with 60% of emissions in South Asia coming from residential combustion ...

10 Jun 2022 Press releases
UNDP and ICIMOD sign an agreement to build resilience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n countries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and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headquartered in Nepal, entered into a partnership to promote ...

31 Oct 2015 Press releases
New report outlines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hittagong Hill Tracts of Bangladesh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560"] Report on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

3 Nov 2017 Press releases
MoAD, WFP and ICIMOD launch online food security information system for Nepal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Nepal (MoA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Food Programme (WFP) and the ...

20 May 2011 Press releases
South Asia media workshop call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increased attention o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Dhulikhel, Kathmandu Twenty-four media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South Asian countries of Bangladesh, Bhutan, India, Maldives, Nepal, 

28 Feb 2025 Press releases
Temperature rise causes flood risk and complexity to soar in high mountain asia – Scientists

Kathmandu - A new analysis of 1,015 floods in High Mountain Asia, just published in Science Bulletin, confirms a ...

11 Sep 2023 China CN
确保空气洁净蓝天:紧急呼吁全球空气污染公约

近期的空气质量寿命指数(AQLI)报告标题为:“空气污染是地球上人类预期寿命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这一严厉警告应该足以激励全球采取行动应对这一最严重且无处不在的威胁。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沉默杀手”的全球合作框架或公约。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有 700 万人过早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这比迄今为止死于 Covid-19 的人数还多,而且根据该报告,空气污染对普通人的健康危害比吸烟或酗酒还大。为纪念今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我紧急呼吁全球和地区领导人建立应对空气污染的全球合作框架。该框架应与解决“三重地球危机”的其中两个要素——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框架保持一致。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受到的空气污染的严重影响,根源有很多,包括:机动车辆、工业、焚烧固体生物燃料、农作物秸秆和家庭废物。重要的是,这类受污染的空气并不是某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特有的,而是整个印度河-恒河平原和喜马拉雅山麓——横跨北印度次大陆和山脉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所共有的。该地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经常超过安全水平,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大约十亿人。 正如联合国空气污染倡议所解释的,颗粒物是微小的污染颗粒,这些微小、肉眼看不见的颗粒污染物会深入我们的肺部、血液和身体。约三分之一的中风、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肺癌死亡病例以及四分之一的心脏病死亡病例都因这些污染物造成。阳光下许多不同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地面臭氧也是哮喘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 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空气质量寿命指数报告显示:“如果污染水平将持续,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居民预计平均寿命会缩短约 5 年。” 报告继续指出,“亚洲和非洲负担最重,但缺乏关键基础设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希望在我们的地区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因为中国在空气污染防治的努力仍然取得了显着成功,而且工作仍在进行中。正如该报告所述,“自 2013 年(即中国开始“反污染之战”的前一年)以来,中国的污染已下降了 42.3%。由于这些改善,如果减排持续,中国公民的平均寿命预计会延长 2.2 年。”

10 Oct 2018 Press releases
Regional drought forum calls for cooperation in sharing information on natural hazards

Agricultural and hydrological drough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drought impacts and climate risk financing; land use practice and polic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