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site uses cookies, as explained in our terms of use. If you consent, please close this message and continue to use this site.
0 mins Read
新华社加德满都6月20日电 据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20日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影响下,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在2011—2020年间消融速度加快了65%。
3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CN-ICIMOD)四川办公室与ICIMOD共同主办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喜马拉雅恢复力行动计划(Himalaya Resilience Enabling Action Programme,HI-REAP)”合作伙伴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成都生物所所长吴宁、副所长陈槐出席会议,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方面相关专家参会。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该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极地未来)共同组织。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司副司长布鲁诺·波齐(Bruno Pozzi)出席并致辞。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科研机构、企业及公益组织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
8月16日,四川大学中国南亚研究中心代表团一行前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进行访问,代表团团长、南亚中心首席专家邱永辉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宋志辉教授等6名代表团成员,与山地中心副总干事伊莎贝拉﹒科泽尔女士(Izabella Koziell)、喜马拉雅大学联盟(HUC)秘书处负责人张惠枝博士(Chi H Truong)、生物多样性专家易绍良博士、粮食安全专家阿比德﹒侯赛因博士(Abid Hussain)等相关领域专家举行座谈。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在京会见了来访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主任白玛·嘉措一行。
3月2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ICIMOD)“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科学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在成都召开项目启动会。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吕群燕、ICIMOD战略小组负责人阿伦·巴克塔·什雷斯塔(Arun Bhakta Shrestha),基金委国际合作局项目主任荣念赫,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董麒研究员,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处四级调研员王蔡君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以下简称CNICIMOD)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苏立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