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site uses cookies, as explained in our terms of use. If you consent, please close this message and continue to use this site.
0 mins Read
中新网成都11月6日电 (记者 贺劭清)由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IB)联合举办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圈保护区与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研讨会”6日在成都开幕。来自中国、印度、尼泊尔、缅甸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学者参加会议。
保护冰川,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界的事情,而且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4月16日,2024年冰峰大会暨青年科学探索活动在四川成都正式开启。专家们一致认同,多元伙伴形成有效合力,推动冰冻圈议题的主流化,以实现政策制定影响力与社会关注提升的目标。
2023年7月21日上午,学院“大川视界”尼泊尔交流营师生一行来到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简称ICIMOD),就区域性国际组织如何在防灾减灾领域开展工作进行知识和实践交流。
3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CN-ICIMOD)四川办公室与ICIMOD共同主办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喜马拉雅恢复力行动计划(Himalaya Resilience Enabling Action Programme,HI-REAP)”合作伙伴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成都生物所所长吴宁、副所长陈槐出席会议,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方面相关专家参会。
4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极地未来)、国际山地中心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冰峰大会暨青年科学探索活动在四川举行。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从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实现人类首次登顶。七十年来,人类前仆后继,向这座“世界第一高峰”发起挑战。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已有6338人成功登顶珠峰。
6 月 20 日, 由八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 (ICIMOD)发布了一份重量级的新评估报告,揭示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兴都库什-喜马拉雅 (HKH) 地区的冰川、雪和永久冻土的变化是 “前所未有的,且多为不可逆的” 。
5月21日-24日,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第54届理事会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CN-ICIMOD)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研究员代表CNICIMOD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参会。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组织处董麒研究员,CNICIMOD秘书处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副所长苏立君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