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site uses cookies, as explained in our terms of use. If you consent, please close this message and continue to use this site.
0 mins Read
2006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山地中委会,CNICIMOD)。
国际山地中委会下设秘书处和6个地区办公室,秘书处挂靠成都山地所。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任首届主席;2008年至今,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任主席,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任副主席,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所长邓伟研究员任秘书长,2014年起,成都山地所副所长崔鹏院士任秘书长。
国际山地中委会每年发布2期简报,用于报道宣传国际山地中委会成员主要活动、部分与中国相关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主要活动及国际山地要闻
国际山地中委会是国际山地中心在中国合作伙伴的全国代表委员会,是中国山地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区域性组织。国际山地中委会将团结在山地领域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政府机构和民间团体,通过国际山地中心这一地区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与山地中心其他成员国以及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共同为该地区及全球的山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Chines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CNICIMOD), officially established on 26 April, 2006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is considered as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of ICIMOD’s Chinese partners, with six offices.
CNICIMOD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CAS headquarters, with first President CAS academician Li Jiayang, first Secretary General Prof. Deng Wei; second President CAS academician Ding Zhongli, second Vice-President CAS academician Yao Tandong and second Secretary General CAS academician Cui Peng. CNICIMOD issues semiyearly newsletter (Chinese & English Version) and aims at offering a bridge between Chinese scientists and ICIMOD.
In the key principles of synergy, equity, transparency and mutual benefit, CNICIMOD, together with ICIMOD, will combine tightly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mountain populations and sustaining vital ecosystem services for the billions of people living in HKH region – now, and for the future.
Share
Stay up to date on what’s happening around the HKH with our most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find out how you can help by subscribing to our mailing list.
Related Content
点击观看视频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发起倡议: 一亿人口和无数生物依赖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九百万处泉水。但这些泉水正处于危机中。在整个地区,许多家庭正在面临着重要的淡水资源枯竭。淡水缺乏对山区的居民健康、工作岗位和大自然都构成巨大威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危及我们的泉水。可以采取行动来复苏泉水,且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在印度喜马拉雅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300万眼泉水中有近一半已经干涸或正在消失中。 2022 年的一项重大评估发现,不丹 35% 的水源正在枯竭。 在尼泊尔西部,一项重大研究发现70% 的泉水流量减少。 虽然孟加拉国的数据较少,但众所周知,这种现象在该国吉大港山区普遍存在。 好消息是,泉水是可以恢复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58704" align="alignnone" width="1280"]
尼泊尔加德满都讯——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 (ICIMOD) 和可持续地球全球联盟 (GASP) 联手促进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 的社会与环境变革。 双方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以开展合作,联手促进农村及山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同时为子孙后代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HKH) 地区从阿富汗延伸到缅甸,横跨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拥有 10 个主要河流流域、四分之一人口和全球第三大冰冻水域。然而,科学家们越来越担心气候危机对该地区的影响,对整个地区居民的生命与生计构成威胁。 在合作伙伴关系下,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 (ICIMOD) 和可持续地球全球联盟 (GASP)将促进与当地居民和弱势社区的磋商和参与纳入相关研究。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 (ICIMOD)将分享其与八个区域成员国的当地社区合作 的40 年经验,还会将其见解整合到更广泛的区域和政策论坛中。这种伙伴关系将使它们能够支持当地社区的声音和解决方案,并增加投资流量。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总干事白马·嘉措博士说:“与可持续地球全球联盟 (GASP)的这种伙伴关系能够加强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支持当地社区的声音与解决方案,并增加投资流量。通过我们在林业社区的工作,我们多次看到将当地见解融入政策制定的益处。 可持续地球全球联盟 (GASP)秘书长萨蒂亚·特里帕蒂 (Satya S. ...
距人类首登世界之巅已70年,而气候紧急情况发生在此: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区域内,三分之二的冰川预计将在本世纪末消失。 领先的山地机构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尼泊尔登山协会(NMA)和山区伙伴关系(Mountain Partnership) 呼吁全世界来拯救地球上的冰雪,以避免为时过晚。 #“拯救我们的雪”宣言在最初48小时内就收集到1000多个签名,其中包括新西兰前总理、各国外交官、传奇登山者和著名地球科学家。 尼泊尔加德满都讯(2023 年 5 月 29 日)——七十年前的今天,在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峰 ; 70 年后的今天,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正在经历由全球变暖引起的前所未有且基本不可逆的变化。 全球变暖正在危及珠峰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环境,该地区横跨八个国家,约长3500公里。根据目前的排放情况,科学家预计在未来70年内,该地区三分之二的冰川或将消融。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在包括 尼泊尔登山协会 和 山区伙伴关系(联合国自愿伙伴联盟)在内的全球山地机构的支持下,呼吁公众支持 #拯救我们的雪(#SaveOurSnow)运动。该运动要求公众: 在社交平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山区的故事和照片,使用#SaveOurSnow 标签 强调气候影响; 在网址 icimod.org/saveoursnow/declaration/ 签署一份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兑现将升温限制在 1.5 ...
#塑战速决 (#BeatPlasticPollution)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三项行动 似乎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免受塑料污染浪潮的影响:即使是地球之巅。上周在当地社区、登山者和政要前往纪念珠峰人类首登 70 周年时,ICIMOD 发起了我们新的 #拯救我们的雪(#SaveOurSnow)活动——一段视频显示被留在珠峰(南坡)大本营的堆积如山的塑料制品和其他垃圾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但我们这代人可以扭转塑料潮流吗?随着谈判代表离开巴黎,同意起草一份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条约草案以终结塑料污染,而在设立世界环境日的50周年呼吁采取集体行动来抵制它,有充分的理由充满希望。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采取行动:塑料工业不仅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温室气体来源,而且塑料废物极大地加剧了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现有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等问题,ICIMOD 的 南亚网络开发和环境经济学(South Asian Network for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简称SANDEE)。原因如下: 气候:固体废物——其中大部分是塑料——堵塞了排水系统,并增加了破坏性洪水,即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更频繁且更强烈的降雨事件引发的洪水。 生物多样性:塑料垃圾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它们堵塞水道,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和水中,影响陆地和水生生物、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
Read in english 随着高温热浪袭击了孟加拉、中国、印度、缅甸和巴基斯坦,本月亚洲气温记录被刷新。国际山地发展中心(ICIMOD)的科学家们敦促全球政府和企业加快减排速度,发展机构来投入更多的气候资金,以努力加快脚步来帮助该地区适应气候变化。 周一(4 月 17 日)孟加拉首都达卡的气温达到41 摄氏度,印度普拉亚格拉吉达到 45 摄氏度,缅甸葛礼瓦达到 44 摄氏度。中国长沙、福州创当地最早入夏记录,浙江的几个城市也刷新了全省4月最高气温记录。 4 月 ...
高海拔湿地脆弱的生态系统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气温上升、冰川退缩和降水模式改变。 这些变化对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构成直接威胁。 湿地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作为联合国国际日,旨在增强人们对保护和恢复世界湿地的意识。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强调了人类生活与湿地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联系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 随着文明的发展,许多人类居住区建立在湿地(包括淡水和咸水湿地)附近,如湖泊、河流、沼泽、湿地、湿地草原、泥炭地、绿洲、河口、三角洲、潮滩、红树林、珊瑚礁以及地下含水层。人类从湿地获取水源,用于饮用、清洗、农作物灌溉以及牲畜用水。此外,湿地也视作娱乐和灵感的来源,并具有深远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湿地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10%,使其成为全球高海拔湿地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湿地与人类福祉之间密切联系的一个例子是位于西藏冈仁波齐山脚下、海拔 4550 米的玛旁雍措湖。这个神圣的湖泊不仅因其令人惊叹的美丽而吸引游客,还因其深刻的精神和宗教意义,特别是对于苯教、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追随者而言。每年,数千人从世界各地前往玛旁雍措湖朝圣,寻求精神、心灵和情感上的疗愈。 湿地面临的威胁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高海拔湿地脆弱的生态系统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气温上升、冰川退缩和降水模式改变。这些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构成直接威胁。其他威胁还来自于不受监管的旅游业、基础设施开发和过度放牧。 重要的是要管理和保护这些区域,因为它们具有多重价值。例如,位于不丹旺杜·普兰区海拔3000米的布吉卡(Phobjikha)湿地,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重要栖息地。布吉卡是观鸟的主要地点,这种活动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由于在该区域的保护工作以及它是吉格梅·多吉国家公园和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家公园之间的重要生物走廊,迁徙鸟类的数量正在增加。不丹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关注反映了人与鹤以及宗教信仰和实践之间的深层精神联系。“不丹的拉姆萨尔地点通过保护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特别是在甘特伊-布吉附近,间接地为人类福祉做出了贡献,”不丹皇家自然保护协会执行董事金利·丹增(Kinley Tenzing)表示。 拥抱湿地潜力与人类福祉 许多组织和政府机构致力于通过社区项目、可持续旅游业和研究来保护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高海拔湿地。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可持续实践不仅是一种生态责任,也是保障当地社区和游客福祉与生计的一种手段。 在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当前的四年MTAP-V计划期间,我们的相关团队计划对重要湿地(主要是拉姆萨尔湿地、具有国际重要性的湿地)和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泥炭地的管理状况进行测绘和快速评估,以倡导政策变化,增加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国家对这些领域管理的投资,并确定区域合作领域。2023年12月,南亚湿地国际组织(WISA)和ICIMOD举办了南亚地区拉姆萨尔国家联络点圆桌会议,主题是“通过区域合作和交流明智地利用南亚湿地”。 会议的目的是制定南亚湿地保护和明智利用区域平台的运作模式。 保护和恢复我们的湿地,以改善人类福祉 湿地的持续存在取决于我们人类如何对待它们。在这一领域采取行动非常重要,因为自 1700 年代以来,世界上近 90% 的湿地已经消失——自 1970 年以来,已有 35% 的湿地消失,目前它们消失的速度是森林的 3 倍。这方面的人类活动包括用于农业和建筑的排水和填埋湿地、污染、过度捕捞和资源过度开发、入侵物种和气候变化。这种令人沮丧的情景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各个湿地中都有所体现。相反,湿地被发现可以改善和恢复人类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提高对本地区湿地(尤其是高海拔湿地)的了解至关重要,并教育其他人认识其巨大的生态、精神、心理和经济价值。在区域和政策层面,我们必须鼓励决策者更加关注湿地的综合管理。毕竟,人类健康取决于湿地的健康。 为了保护我们的湿地及其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今年2 月 5 日至 ...
Read in english 特强气旋风暴“摩卡”距孟加拉和缅甸海岸登陆还有数小时的路程。对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 科克斯巴扎尔(Cox’s Bazar)以及 缅甸若开邦 (Rakhine)国内流离失所者营地的潜在影响尤其令人担忧,在那里估计有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