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site uses cookies, as explained in our terms of use. If you consent, please close this message and continue to use this site.
Celebrating 25 Years of Action for Biodiversity in the HKH
2018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总干事声明
David James Molden
0 mins Read
今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第25周年。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 日”庆祝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 25 年”。
在过去的 25 年中,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各个国家的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直受益于 《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尽管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和全球目标仍是 巨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说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刻。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是 2.4 亿人口的家园,并为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 19 亿人提供水资 源。位于该地区的喜马拉雅、印缅、中国西南山区以及中亚山区历来就是紧密联系的跨境生物多 样性热点地区。这些热点地区为 30 亿人口的生计提供支持并保障他们的粮食安全,而这 30 亿人 口中包含了部分世界上最贫困及弱势的人群。 尊重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生命的多样性及着眼于人民的福祉一直以来作为核心理念主导着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工作,中心跨境景观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各项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 与合作伙伴开展工作,这些行动已经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进展:填补数据空缺、建立对环境与社 会生态的长期监控、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人员与机构能力建设、影响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战略、以及在国家和国际论坛推动将科学证据作为决策依据以产生广泛的影响。干城章嘉跨境保 护及发展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行动丰富了干城章嘉景观带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完善了 该地区的鸟类(总计 618 种)、蝴蝶(约 600 种)和花卉(总计 5198 种花卉种类)名录。行动还 通过森林减排项目对小熊猫这一旗舰物种进行保护。 东喜马拉雅跨境保护行动致力于类似的工作。该行动绘制了东喜马拉雅地区的专题地图、对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态区、鸟类观赏活动、以及羚牛、长臂猿、独龙牛等重要物种栖息地进 行监测。该地区的很多物种通常跨境分布并具有很高的经济、民族、文化及基因农业价值。
冈仁波齐神山圣景保护和发展行动及森林减排项目支持当地政府制定生物多样性登记和生物 文化注册指南。这些工作关注传统知识、将民间智慧与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 以人为本的主旨、行动的计划及实施在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得以实现。冈仁波齐神山圣景保护和发 展行动支持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热点地区管理的规划,支持打击野生动物走私工作的能力建设。 此外,通过强调文化服务的价值,中心协调的另一个跨境合作项目-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帕米尔景 观保护与发展项目着力推动公众与政府关注传统知识并鼓励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 作。在中心开展跨境保护与发展项目区域,我们收集的生物多样性数据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免费 开放。我们的数据和区域性研究被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与全球生物多 样性信息网络这样的学术及全球性论坛采用,为全球保护战略作出贡献。 然而,我们面对的挑战还在继续,特别是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外来入侵物种、森林火灾、 野生动物走私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景观保护与发展的方法,加强机构能力,坚定全社 会的决心和承诺。机构能力水平将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计划 2011-2020》能否成功。未来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从实践中创新,整合农业、森林、能源、水、基础设施、 跨景观区及流域的服务议程。为应对山区土地退化,我们还需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当地社区积 极参与可持续保护和发展。 在 2018 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在过去的 25 年,很多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收获了显著的成果。在将来的工作中,还有很多地方有待 探索与推进。我希望在这一天所有的山地社区及利益攸关方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我希望 在这一天我们再次坚定决心保护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山区人民的福祉及地球 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Share
Stay up to date on what’s happening around the HKH with our most recent publications and find out how you can help by subscribing to our mailing list.
Related content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
Forests cover approximately 25% of the Hindu Kush-Himalayan region, and as a varied repository of biodiversity and biomass they ...
近期的空气质量寿命指数(AQLI)报告标题为:“空气污染是地球上人类预期寿命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这一严厉警告应该足以激励全球采取行动应对这一最严重且无处不在的威胁。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沉默杀手”的全球合作框架或公约。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有 700 万人过早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这比迄今为止死于 Covid-19 的人数还多,而且根据该报告,空气污染对普通人的健康危害比吸烟或酗酒还大。为纪念今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我紧急呼吁全球和地区领导人建立应对空气污染的全球合作框架。该框架应与解决“三重地球危机”的其中两个要素——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框架保持一致。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受到的空气污染的严重影响,根源有很多,包括:机动车辆、工业、焚烧固体生物燃料、农作物秸秆和家庭废物。重要的是,这类受污染的空气并不是某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特有的,而是整个印度河-恒河平原和喜马拉雅山麓——横跨北印度次大陆和山脉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所共有的。该地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经常超过安全水平,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大约十亿人。 正如联合国空气污染倡议所解释的,颗粒物是微小的污染颗粒,这些微小、肉眼看不见的颗粒污染物会深入我们的肺部、血液和身体。约三分之一的中风、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肺癌死亡病例以及四分之一的心脏病死亡病例都因这些污染物造成。阳光下许多不同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地面臭氧也是哮喘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 美国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空气质量寿命指数报告显示:“如果污染水平将持续,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居民预计平均寿命会缩短约 5 年。” 报告继续指出,“亚洲和非洲负担最重,但缺乏关键基础设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希望在我们的地区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因为中国在空气污染防治的努力仍然取得了显着成功,而且工作仍在进行中。正如该报告所述,“自 2013 年(即中国开始“反污染之战”的前一年)以来,中国的污染已下降了 42.3%。由于这些改善,如果减排持续,中国公民的平均寿命预计会延长 2.2 年。”
On this first-ever World Glacier Day, we are reminded of an undeniable reality: the glaciers of the Hindu Kush Himalaya ...
The recent report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UNICEF (Progress on Sanitation and Drinking Water – 2010 Update) shows ...
Forests cover close to one-third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and contain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world’s terrestrial species. ...
The unprecedented floods in Kathmandu and across Nepal serve as a grim reminder of the devastating reality of living in ...
Biodiversity is a global asset of tremendous value, recognized as “natural capital” necessary for the survival of all species that ...